12月10日上午,“2017年冬季中國工商管理案例教學及開發研討會”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偉倫樓舉行。盛隆電氣集團董事長謝元德受邀以《盛隆群體老板體制發展簡介》為主題發表演講。來自清華大學、復旦大學等全國各地高校近200名經管專業的教授、學者參加。
盛隆群體老板體制:創建歷程及今天如何推進發展
在2017年冬季中國工商管理案例教學及開發研討會上的講話及交流
(根據錄音整理)
2017年12月10日 清華大學
謝元德:盛隆電氣集團董事長
宋學寶: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
主持人:今天,我們榮幸邀請到盛隆電氣集團董事長謝元德,來參加案例展示和討論會,首先我們以熱烈掌聲歡迎謝元德董事長。
盛隆(long)的(de)群體(ti)老板案例(li),是由清(qing)華經管學院市(shi)場(chang)營(ying)銷系宋(song)學寶教(jiao)授(shou)主要開發的(de)。該案例(li)半年前已經納入(ru)我們的(de)案例(li)庫。稍(shao)后請(qing)謝(xie)董(dong)(dong)事長(chang)(chang)為(wei)我們介紹,之(zhi)后有(you)一(yi)個(ge)互(hu)動問(wen)答環節,由謝(xie)董(dong)(dong)事長(chang)(chang)和宋(song)教(jiao)授(shou)一(yi)起與大家(jia)互(hu)動。下面有(you)請(qing)謝(xie)董(dong)(dong)事長(chang)(chang)為(wei)我們講一(yi)講盛隆(long)電(dian)氣的(de)故事。
謝元德(de)董事長以《盛隆群體(ti)(ti)老(lao)板體(ti)(ti)制發展簡介(jie)》為題進行演(yan)講
研(yan)討會現場
謝元德:很高興向各位老師匯報盛隆群體老板體制,講講我們企業的一些思想和做法,請各位老師給予指導。
我的介(jie)紹分為四部(bu)分,也(ye)相當于我們發展的四個階段(duan):
一(yi)、“大(da)呼(hu)隆”時代的困惑:沒(mei)有自(zi)主(zhu),就沒(mei)有責任;
二、統分結合機制:造就領軍人物,激勵(li)創業創新;
三、盛(sheng)隆(long)群(qun)體老板制(zhi)度:盛(sheng)隆(long)人(ren)的共同需(xu)要;
四、盛隆群體老板241:生生不已、與時俱進。
在座的很多年輕人不太了解“大呼隆”時代。我所指的是在“大躍進”時代,大家的勁頭很足,但是勞動的效率非常低,這種情況延續了很長時間,基本持續到改革開放。在這個時代,我有很多困惑。因為困惑和思考,萌發、形成了一些思想和觀念。
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上提出“時代是思想之母,實踐是理論之源”,對此我有很深的感悟。
這是1979年我們創建之初的全貌,我腳下踩的是我們的產品電線桿,后面就是我們的生產車間,也做水泥瓦,這基本就是我們的全部。
這里用到:“逆勢而行:不能那樣活,應該這樣做。”實際上,我們的做法與當時的時代是不吻合的。從1979年創始之初,一直遭受政府的打壓,直到1982年12月31日。當時還在割資本主義尾巴,而我們的做法與當時的政治是完全不一致的。
“沒有自主就沒有責任”。當時大家基本沒有什么自主,都是上面指揮,下面按指揮去做。這種做法效果不好,也受到很多抵觸。有些人雖然在做事,但其實是在搞破壞。也不是惡意破壞,就是對上面瞎指揮的不能接受,表面上聽你的,實際上做的完全相反。自己騙自己,最后還是自己倒霉。整個社會好多年普遍存在這種現象。
這個階段,是群體老板思想孕育、初步形成的階段。我形成了以下三個基本思想觀念:
一、人是善良、誠信的;
二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幫助,決不是相互利用;
三、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樣需要自主。
這三點是構建群體老板必須的思想基礎。可以說,在盛隆能否成長為真正的群體老板并取得更長遠發展,取決于是否具有這三點思想。
你認為人是善的,還是惡的?你認為人是誠信的,還是不誠信的?不同的思想,就導致了完全不同的做法。我從骨子里相信這三點,源于我所處的時代和經歷。
我經歷了“大躍進”時代,“三年自然災害”沒飯吃的時代,還經歷了“文化大革命”時代。這些時代都很考驗人性。在沒飯吃的時代,我有個表哥,個子大,力氣大,飯量也大。那時糧食是按人定量的,所以他吃不飽。在他快餓死時,他給我們家送來一點米,用布纏在腰上,大概有一兩斤。他跟我媽媽說:“舅母,我這有點米,給弟弟妹妹們吃。”過了幾天,他就餓死了。當時我9歲,這幾十年,當時的情景一直印在我腦海里,非常清晰。正是因為這些經歷,讓我從骨子里堅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幫助的。
他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要送米給我媽媽?是因為我媽媽也對他很好,他臨死之前想報答。這些經歷,讓我看到人性本真的一面。
現在,習總書記提出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”。我對美好的理解,是方方面面的美好,不僅僅是吃得好、穿得好、用得好、住得好,而是人與社會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切都好。
回到剛才講的自主,沒有自主就沒有責任。當時社會上沒有自主,經濟也非常糟糕。我看到社會上很多有價值的事可做,但不能做。但還是有一些途徑可以去做,就是向生產隊交錢,做副業。現在叫創新創業,那時叫做副業,主業是種田。當時的農村,人們做事很早。到這時,我已經做了很多年的副業了。這樣能夠得到一些自主,可以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,當然也不是很順暢。
這張圖片是1979年5月13日我們搭了個棚子,后來做總結,就以這個時間為盛隆創業的開始。在這個階段,我們了解到當地有個教育組,建房子需要水泥瓦,要到很遠的地方去買,二毛四一塊,要付運費,還有損耗。我知道這個信息后,馬上去找領導談,說我來為你們做水泥瓦,只要一毛八一塊,直接把瓦裝到房子上,沒有運費、沒有損耗,價格還便宜六分錢。但是我有一個條件,得先付定金。當時我什么都沒有,就是在這種情況下,他們就答應了。所以我認為,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信任的。我當時在我們那個地方已經有信譽了,雖然沒有工廠沒有錢,但他信我這個人。
我們就抓緊出去學習、考察,打聽到僅投資鑄鐵瓦胎子就得800元,當時我們80元也拿不出來。之后我們就自己研制了一套生產設備,把產品做出來了。兌現了當時的承諾,一毛八一塊瓦,直接在房子上數。后來很多老百姓建房也來找我們買瓦,一下子生意就很紅火了。
再后來又增加了一些其他產品,如電線桿、電氣焊修理、電動機修理等,根據農村的需要,為公社的生產、人們的生活做了很多事情。
當時沒有錢,怎么做?剛剛講的“需方”,現在我再講講“供方”。我們也根據農村當時的情況,帶動了其他單位,也解決了我們沒有資金的困難。那時候很落后,我們王城有個搬運站,只有一輛汽車,就這一輛汽車還不能飽和,經常閑在家里。當時我們請他拉沙、拉石子,我的錢回來后再給錢,他也挺高興;當地有個拖拉機站,有三臺拖拉機,也經常閑著,我說你給我們從縣城拉沙、拉石子、拉水泥,我沒有錢給你,我的錢回來后再給你,他也很信任;當時棗陽縣有個水泥廠,水泥也不是很好賣。我們去溝通,我們買水泥,暫時沒有錢給你,等我東西賣了再給錢,他也答應。就是能夠建立起這種信譽。
按當時的大環境,我們是逆勢而行。不是劉歡有個歌曲叫《不能這樣活》嗎,在那時,我認為:“再也不能那樣活,應該這樣做。”盡管那時遭到很多打擊,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。
在這個水池子靠棚子那面的水泥板上,我們用紅油漆寫了這樣兩句話:“為四化建設出力,為人民造福流汗。”別人來打擊我們,我們就這樣說:我們是為國為民。這兩句話后來也成為了盛隆宗旨。
我們搭這個棚子生產的時候,是在1979年5月13日,雖然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開過了。因為中央的政策貫徹到地方需要很長時間,我們真正得到認可,是在1982年12月31日。當時棗陽縣、襄陽地區兩級政府找典型,找到我們,給予了肯定。1984年我被選為專業戶代表參加了省里召開的會議。棗陽市100萬人,就選了我一人作為代表參會。過去我一直在倒霉,后來成為了大模范。
這是我們1984年內部開會的講話,記錄了當時的情況:“入場時鞭炮齊鳴、樂隊高奏,少先隊員列隊歡迎。省委、省政府、省人大、省政協、省顧問委員會、省軍區、空軍負責人出席大會,省委書記關廣富同志出席并做大會報告。”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變遷,過去我遭到打壓,后來成了模范,讓大家學習。
也是在1984年的這個內部會議上,講到了穿西服。省委希望我們能夠帶頭樹新風。怎么帶頭呢?我認為我們公司當時買了70多套西服,就是一種進取的精神表現。當時社會上不能接受穿西服,在這次講話上,我鼓勵大家在王城地區帶這個頭。樹新風,還要立志向。我在講話的結尾用四句話,提出了企業的新目標:“外界聞名起敬,內部深感榮幸,退休不愿離開,青年夢寐急進。”這四句話目標,現在看來,基本都實現了。
這就是我思想孕育、萌發的階段,可以說是群體老板思想的源起。
第二個階段,是重點建立一種機制。要用一種什么樣的機制,才能夠使人自主?前面說了我的一個思想觀念: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樣需要自主。不自主做不了什么事。但是,你也要自主,他也要自主,在一起到底如何相處呢?所以要建立一種機制,讓所有人都能自主,還能一起形成力量,做大做強,不僅僅是單個的個體。
通過多年的探索、努力,我們終于找到了一種“統分結合,個體為基,統分共利,集強個益”的機制,就是盛隆機制。盛隆機制的特點是大中含小,小中寓大;合中有分,分中有合;統而不僵,分而不散。將企業、團隊和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有機地、緊密地、融洽地結合起來。
這個機制,最核心之處就是關注人、重視人、尊重人。我最早的講話,基本上所有表達的思想都是圍繞這個主題。我是三屆湖北省人大代表,當時人大會上記者采訪我,用的新聞標題是《關注人·尊重人·重視人》。
12月10日上午,“2017年冬季中國工商管理案例教學及開發研討會”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偉倫樓舉行。盛隆電氣集團董事長謝元德受邀以《盛隆群體老板體制發展簡介》為主題發表演講。來自清華大學、復旦大學等全國各地高校近200名經管專業的教授、學者參加。
盛隆群體老板體制:創建歷程及今天如何推進發展
在2017年冬季中國工商管理案例教學及開發研討會上的講話及交流
(根據錄音整理)
2017年12月10日 清(qing)華(hua)大學
謝元德:盛隆電氣集團董事長
宋學寶: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
主持人:今天,我們榮幸邀請到盛隆電氣集團董事長謝元德,來參加案例展示和討論會,首先我們以熱烈掌聲歡迎謝元德董事長。
盛隆(long)的(de)群體(ti)老板案例,是由(you)清華(hua)經管學(xue)院市場營銷(xiao)系宋學(xue)寶教授(shou)主(zhu)要開發的(de)。該案例半年前已經納入(ru)我們的(de)案例庫(ku)。稍后(hou)請謝董(dong)事(shi)長(chang)(chang)(chang)為(wei)我們介紹,之后(hou)有一(yi)個(ge)互動問答環節,由(you)謝董(dong)事(shi)長(chang)(chang)(chang)和(he)宋教授(shou)一(yi)起與大家互動。下面有請謝董(dong)事(shi)長(chang)(chang)(chang)為(wei)我們講一(yi)講盛隆(long)電氣的(de)故(gu)事(shi)。
謝(xie)元(yuan)德董(dong)事(shi)長以(yi)《盛隆群(qun)體(ti)老板體(ti)制發(fa)展簡介》為題進行演講
研討會現(xian)場(chang)
謝元德:很高興向各位老師匯報盛隆群體老板體制,講講我們企業的一些思想和做法,請各位老師給予指導。
我的介紹分為四(si)部分,也相當于(yu)我們發展的四(si)個階段(duan):
一、“大呼(hu)隆”時(shi)代(dai)的(de)困惑:沒(mei)有自主,就沒(mei)有責任;
二、統分結合機制:造就領(ling)軍人(ren)物,激勵創業創新;
三、盛隆群體老板制度:盛隆人的共(gong)同需要;
四、盛隆群體老板241:生生不已、與時俱進。
在座的很多年輕人不太了解“大呼隆”時代。我所指的是在“大躍進”時代,大家的勁頭很足,但是勞動的效率非常低,這種情況延續了很長時間,基本持續到改革開放。在這個時代,我有很多困惑。因為困惑和思考,萌發、形成了一些思想和觀念。
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上提出“時代是思想之母,實踐是理論之源”,對此我有很深的感悟。
這是1979年我們創建之初的全貌,我腳下踩的是我們的產品電線桿,后面就是我們的生產車間,也做水泥瓦,這基本就是我們的全部。
這里用到:“逆勢而行:不能那樣活,應該這樣做。”實際上,我們的做法與當時的時代是不吻合的。從1979年創始之初,一直遭受政府的打壓,直到1982年12月31日。當時還在割資本主義尾巴,而我們的做法與當時的政治是完全不一致的。
“沒有自主就沒有責任”。當時大家基本沒有什么自主,都是上面指揮,下面按指揮去做。這種做法效果不好,也受到很多抵觸。有些人雖然在做事,但其實是在搞破壞。也不是惡意破壞,就是對上面瞎指揮的不能接受,表面上聽你的,實際上做的完全相反。自己騙自己,最后還是自己倒霉。整個社會好多年普遍存在這種現象。
這個階段,是群體老板思想孕育、初步形成的階段。我形成了以下三個基本思想觀念:
一、人是善良、誠信的;
二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幫助,決不是相互利用;
三、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樣需要自主。
這三點是構建群體老板必須的思想基礎。可以說,在盛隆能否成長為真正的群體老板并取得更長遠發展,取決于是否具有這三點思想。
你認為人是善的,還是惡的?你認為人是誠信的,還是不誠信的?不同的思想,就導致了完全不同的做法。我從骨子里相信這三點,源于我所處的時代和經歷。
我經歷了“大躍進”時代,“三年自然災害”沒飯吃的時代,還經歷了“文化大革命”時代。這些時代都很考驗人性。在沒飯吃的時代,我有個表哥,個子大,力氣大,飯量也大。那時糧食是按人定量的,所以他吃不飽。在他快餓死時,他給我們家送來一點米,用布纏在腰上,大概有一兩斤。他跟我媽媽說:“舅母,我這有點米,給弟弟妹妹們吃。”過了幾天,他就餓死了。當時我9歲,這幾十年,當時的情景一直印在我腦海里,非常清晰。正是因為這些經歷,讓我從骨子里堅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幫助的。
他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要送米給我媽媽?是因為我媽媽也對他很好,他臨死之前想報答。這些經歷,讓我看到人性本真的一面。
現在,習總書記提出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”。我對美好的理解,是方方面面的美好,不僅僅是吃得好、穿得好、用得好、住得好,而是人與社會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切都好。
回到剛才講的自主,沒有自主就沒有責任。當時社會上沒有自主,經濟也非常糟糕。我看到社會上很多有價值的事可做,但不能做。但還是有一些途徑可以去做,就是向生產隊交錢,做副業。現在叫創新創業,那時叫做副業,主業是種田。當時的農村,人們做事很早。到這時,我已經做了很多年的副業了。這樣能夠得到一些自主,可以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,當然也不是很順暢。
這張圖片是1979年5月13日我們搭了個棚子,后來做總結,就以這個時間為盛隆創業的開始。在這個階段,我們了解到當地有個教育組,建房子需要水泥瓦,要到很遠的地方去買,二毛四一塊,要付運費,還有損耗。我知道這個信息后,馬上去找領導談,說我來為你們做水泥瓦,只要一毛八一塊,直接把瓦裝到房子上,沒有運費、沒有損耗,價格還便宜六分錢。但是我有一個條件,得先付定金。當時我什么都沒有,就是在這種情況下,他們就答應了。所以我認為,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信任的。我當時在我們那個地方已經有信譽了,雖然沒有工廠沒有錢,但他信我這個人。
我們就抓緊出去學習、考察,打聽到僅投資鑄鐵瓦胎子就得800元,當時我們80元也拿不出來。之后我們就自己研制了一套生產設備,把產品做出來了。兌現了當時的承諾,一毛八一塊瓦,直接在房子上數。后來很多老百姓建房也來找我們買瓦,一下子生意就很紅火了。
再后來又增加了一些其他產品,如電線桿、電氣焊修理、電動機修理等,根據農村的需要,為公社的生產、人們的生活做了很多事情。
當時沒有錢,怎么做?剛剛講的“需方”,現在我再講講“供方”。我們也根據農村當時的情況,帶動了其他單位,也解決了我們沒有資金的困難。那時候很落后,我們王城有個搬運站,只有一輛汽車,就這一輛汽車還不能飽和,經常閑在家里。當時我們請他拉沙、拉石子,我的錢回來后再給錢,他也挺高興;當地有個拖拉機站,有三臺拖拉機,也經常閑著,我說你給我們從縣城拉沙、拉石子、拉水泥,我沒有錢給你,我的錢回來后再給你,他也很信任;當時棗陽縣有個水泥廠,水泥也不是很好賣。我們去溝通,我們買水泥,暫時沒有錢給你,等我東西賣了再給錢,他也答應。就是能夠建立起這種信譽。
按當時的大環境,我們是逆勢而行。不是劉歡有個歌曲叫《不能這樣活》嗎,在那時,我認為:“再也不能那樣活,應該這樣做。”盡管那時遭到很多打擊,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。
在這個水池子靠棚子那面的水泥板上,我們用紅油漆寫了這樣兩句話:“為四化建設出力,為人民造福流汗。”別人來打擊我們,我們就這樣說:我們是為國為民。這兩句話后來也成為了盛隆宗旨。
我們搭這個棚子生產的時候,是在1979年5月13日,雖然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開過了。因為中央的政策貫徹到地方需要很長時間,我們真正得到認可,是在1982年12月31日。當時棗陽縣、襄陽地區兩級政府找典型,找到我們,給予了肯定。1984年我被選為專業戶代表參加了省里召開的會議。棗陽市100萬人,就選了我一人作為代表參會。過去我一直在倒霉,后來成為了大模范。
這是我們1984年內部開會的講話,記錄了當時的情況:“入場時鞭炮齊鳴、樂隊高奏,少先隊員列隊歡迎。省委、省政府、省人大、省政協、省顧問委員會、省軍區、空軍負責人出席大會,省委書記關廣富同志出席并做大會報告。”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變遷,過去我遭到打壓,后來成了模范,讓大家學習。
也是在1984年的這個內部會議上,講到了穿西服。省委希望我們能夠帶頭樹新風。怎么帶頭呢?我認為我們公司當時買了70多套西服,就是一種進取的精神表現。當時社會上不能接受穿西服,在這次講話上,我鼓勵大家在王城地區帶這個頭。樹新風,還要立志向。我在講話的結尾用四句話,提出了企業的新目標:“外界聞名起敬,內部深感榮幸,退休不愿離開,青年夢寐急進。”這四句話目標,現在看來,基本都實現了。
這就是我思想孕育、萌發的階段,可以說是群體老板思想的源起。
第二個階段,是重點建立一種機制。要用一種什么樣的機制,才能夠使人自主?前面說了我的一個思想觀念:自己需要自主,他人同樣需要自主。不自主做不了什么事。但是,你也要自主,他也要自主,在一起到底如何相處呢?所以要建立一種機制,讓所有人都能自主,還能一起形成力量,做大做強,不僅僅是單個的個體。
通過多年的探索、努力,我們終于找到了一種“統分結合,個體為基,統分共利,集強個益”的機制,就是盛隆機制。盛隆機制的特點是大中含小,小中寓大;合中有分,分中有合;統而不僵,分而不散。將企業、團隊和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有機地、緊密地、融洽地結合起來。
這個機制,最核心之處就是關注人、重視人、尊重人。我最早的講話,基本上所有表達的思想都是圍繞這個主題。我是三屆湖北省人大代表,當時人大會上記者采訪我,用的新聞標題是《關注人·尊重人·重視人》。